北京時間2月16日下午,作為今年2月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系列活動的首個重要會議,“亞洲倡議”高級別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來自中國、印尼、印度、新加坡等18個亞洲國家(地區)稅務局長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代表參會,圍繞后疫情時代稅務部門為推動經濟復蘇所采取的措施、亞洲地區稅收合作重點等議題進行討論。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應邀出席大會并作主旨發言,介紹中國稅務部門在促進經濟復蘇方面的做法以及在推進稅收透明度中所做的工作和發揮的積極作用。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參加會議。
王軍表示,2020年以來,中國稅務部門積極建議并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國政府在不同時期先后出臺的一系列針對不同群體、不同行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為市場主體注入應對沖擊的“強心劑”;緊緊圍繞廣大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每年聚焦一個主題扎實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企業經營注入減阻增便的“潤滑劑”;圍繞以“數”賦能、以“數”搭橋和以“數”輔政,深化稅收大數據應用,服務宏觀經濟決策和微觀經濟主體,為經濟運行注入暢通循環的“催化劑”;加強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建立健全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動態精準監管機制,會同公安等部門實施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專項行動并常態化開展,為市場環境注入公平正義的“凈化劑”。
王軍指出,在中國政府實施一系列穩增長、促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有效應對了疫情沖擊,持續穩步復蘇,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與活力,2021年GDP增長8.1%。從稅收大數據看,2020—2021年,新辦涉稅市場主體合計2470.4萬戶,兩年平均增長13%;2021年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1%,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30.4%。
中國稅務部門在做好國內稅收管理的基礎上,積極響應并落實G20號召,全面參與全球論壇各項工作,不斷推進雙邊、多邊框架下的國際稅收合作和稅收信息交換,與112個國家(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或安排,積極參與稅收透明度國際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成為建立公平、透明的國際稅收環境的積極推動者和貢獻者。會上,王軍提出三點倡議:一是持續深化疫情防控合作,為亞洲各國恢復和發展經濟積極貢獻稅務力量;二是持續加強國際稅收征管合作,合力打擊跨境逃避稅,促進亞洲地區經濟持續復蘇;三是持續推進信息交換能力建設,更廣泛、更深入地交流經驗、分享信息,促進亞洲各國稅收征管水平提升。
印尼稅務局局長蘇爾約·烏托莫在主持會議時指出,中國稅務部門在持續加強稅收透明度建設、推進國際稅收合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實踐,其創新開展的智慧稅務建設、“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等工作,為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次“亞洲倡議”高級別會議由稅收透明度全球論壇與印度尼西亞稅務局聯合舉辦,稅收透明度全球論壇于2009年應二十國集團(G20)號召成立,目前成員包括163個國家(地區),是稅收領域最大的國際組織。本次會議形成了《“亞洲倡議”宣言》草案,討論了“亞洲倡議”工作機制并制定了工作組管理框架。
OECD稅收政策與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圣塔曼指出,全球論壇成立13年以來,在大力推動全球稅收合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下一步需要引導幫助更多國家(地區)加入全球稅收合作網絡,拓展各國稅收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攜手打擊跨境逃避稅等犯罪行為,向著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奮進。
全球論壇秘書處主任扎伊達·曼娜塔表示,此次會議是“亞洲倡議”的啟動會,“亞洲倡議”是繼“非洲倡議”、“拉丁美洲倡議”和“太平洋倡議”成功實施后,全球論壇啟動的又一區域性項目,將對提升亞洲地區稅收透明度,打擊跨境逃避稅和非法資金流動,以及推動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起到重要作用。